4月2日财经早餐:避险情绪助力,金价持续走高,美贸易代表为特朗普提供新关税选择
美通胀“顽固”与日银“偏鸽”交织:美元/日元能否迎来趋势突破?
4月1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关税风暴前,英镑陷入“内包线”困局!突破1.31还是下探1.2770?
104.28美元惊现“断头铡”!60分钟图暗藏什么玄机?
特朗普关税计划引爆市场悬念,欧元/美元或迎来重大拐点?
北京时间4月2日,现货黄金交投于3112.32附近,金价周二因获利回吐而有所回落,但仍创历史高点至3148.85;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宣布对与美国存在贸易不平衡的国家征收全面关税之前,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
最新数据显示,2025/04/01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 1587 点,创2025/03/12以来新低水平,较前值跌0.69%,创2025/03/28以来最大跌幅,且为连续第6天下跌。
地缘政治风险大幅上升引发了原油供应的担忧。交易员将72.31美元至73.98美元视为下一个目标,该区间与斐波那契阻力位一致;在接近75美元的高点附近可能会出现获利回吐。
由于避险需求,黄金价格飙升至 3149 美元上方,而白银在 35.40 美元的阻力位下方停滞不前,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白银在 34.87 美元至 35.40 美元下方挣扎,需求疲软限制了白银市场的上行潜力。技术面显示,白银在 33.62 美元下方较为脆弱,若抛售压力加剧,下一个支撑位在 32.43 美元。
周二(4月1日)美市盘前,美元/日元整体维持震荡格局。当前市场对美国通胀“黏性”有所担忧,尽管前期数据曾暗示通胀走势可能放缓,但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胀仍然顽固。与此同时,美联储对于通胀压力与潜在经济衰退的平衡处理成为焦点。另一边,日本央行最近表现出更为谨慎甚至偏鸽的态度,引发日元遭到一定抛售。
4月1日美市更新的黄金、白银、铂金、钯金、原油、天然气、铜(商品)以及: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瑞郎、澳元、加元、纽元(热门货币对)的支撑阻力位一览。
周二(4月1日),英镑兑美元交投于1.2900关口附近,日内微跌0.16%,报1.2895。市场在特朗普政府即将于周三公布的“对等关税”方案前维持观望,英镑波动率显著收缩。英国财政监督机构警告,若关税全面落地,英国经济规模可能萎缩1%,这一风险正压制英镑反弹动能。
本文基于周二(4月1日)白宫关税言论与JOLTS数据双重冲击下的美元指数走势,通过60分钟级别技术形态与市场情绪的联动分析,揭示104.28关键位争夺背后的多空博弈逻辑。
周二(4月1日),欧元兑美元在欧洲通胀数据公布后一度小幅上涨至1.0820附近,但市场焦点已转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三公布的关税详细计划,这可能对欧元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周二(4月1日),贵金属市场延续强势,现货黄金价格再创历史新高,突破3148.85美元关口。分析师认为,这一涨势由美国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推动,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然而,技术面指标已全面进入超买区域,短线或面临回调风险。
周二(4月1日),澳元兑美元汇价在欧洲交易时段于窄幅区间内波动,距离前一日触及的四周低点仍不远。澳洲联储(RBA)在4月货币政策会议后维持官方现金利率(OCR)在4.1%不变,此后澳元吸引了一些日内买盘。
日元在日内吸引卖盘但缺乏持续性,特朗普关税威胁削弱日本产业前景,拖累日元表现。然而,日本央行(BOJ)通胀预期上升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形成的分化支撑了日元反弹潜力,限制了USD/JPY的上行空间。
当特朗普挥舞25%汽车关税大棒时,最沉重的打击或将落在其最忠实的支持者肩上。最新分析显示,这项旨在"保护美国制造"的政策,反而会让工薪阶层陷入"新车买不起、二手车涨不停"的双重困境,彻底暴露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悖论。
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利率不变,以观察特朗普总统的新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他警告称,这些关税可能对通胀产生“更持久的影响”,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显现。美联储的目标是将通胀降至2%,但核心PCE指数目前仍高达2.8%。
根据CNBC的快速更新统计了14位经济学家的预测,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3%。调查还显示,核心PCE将在今年大部分时间维持在2.9%左右。在这些悲观的新预测出炉之际,新兴贸易战带来的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下降正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显现出来。
澳洲联储(RBA)在4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维持4.1%的基准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尽管近期通胀数据温和,市场预计央行可能在5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
随着5月3日大选临近,澳大利亚天然气政策正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反对党提出的储备计划引发国际能源巨头强烈反对,这场围绕能源安全的政策辩论,折射出澳大利亚在保障民生需求与维护投资环境之间的艰难平衡。
随着特朗普政府即将对进口汽车祭出25%关税大棒,美国汽车市场正面临自疫情供应链危机以来最严峻的价格考验。这场关税风暴不仅可能重演疫情期间车价飙升20%的历史,更将通过"新车价格-零部件成本-保险费用"的三重传导机制,给美国消费者带来持久的经济阵痛。